大数据 频道

提速“新基建”,BI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挖掘数据价值

  近期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作为“新基建”七个重点建设领域之一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再次映入人们的眼帘。通知表示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对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我国是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具备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另外一个方面,当下工业所面临的人力成本等瓶颈也需要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改善甚至解决。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短缺的问题。过去的自动化只是解决了体力自动化的问题、接下来,企业要做的是解决知识自动化问题,以释放更多的人力。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

  工业互联网的实现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标志,那就是各个层级的管理者,能否做到不去现场“身临其境”,也能及时获得自己所关心的信息。随着近几年软硬件技术的创新普及、价格不断下降以及用户需求越来越高等因素,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进入了快车道。这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这些年制造行业信息化转型增速很快,但依旧困难重重,无论是从人才、工具或者思维层面都需要提升。

  “相对于银行、金融、零售、互联网等领域,传统制造行业作为设备工具、劳动密集型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和工业设备方面,大量的传统设备因为能满足生产功能,还在车间正常使用,但是却很难与信息技术打通,也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换新设备或者添加硬件,又导致成本偏高,所以大部分企业目前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高级专家张龙飞表示。

  以焊接行业为例,其大部分作业场景集中在焊接现场,一方面,焊接设备的数据采集率非常低,大部分制造工厂焊接设备数字化比例低,即使更换了数字化焊接设备,实施自动化数据采集的设备也仅占少数,依靠人工采集设备数据难免会造成数据偏差,影响数据准确性和后续的分析预测。

  另一方面,工业设备数据应用主要面向焊接车间不同部门的管理者及作业者,数字化意识比较薄弱,“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一线焊接作业者,最多是车间主任,他们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相当比例的作业现场没有电脑办公环境”,唐山松下应用软件开发课长刘金龙坦言道,种种主观或客观条件限制着焊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很多工厂在上WRP(焊接工艺系统)、MES等等,但是厂商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数据采集的问题,设备标准不统一,依靠人工手工记录返回数据,因此虽然口号喊得很响,实际真正落地应用比例还是偏低。”

工业互联网应用是大势所趋

  制造型企业随着内外界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以及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谁能抓住技术的红利,应用于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多除硬件以外的附加价值,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赢得优势。

  被评为物联网先进单位的康利电梯就一直在不断的尝试和践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2010年前后,公司大力推进信息化转型发展,先是在内部实行生产过程全局联网管控,结合工业互联网、ERP、BI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车间信息实时透明、监控和预警;而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产品以及服务方面的联动应用,实时监测电梯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维护以及报警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并发出预警,起到问题举一反三以及追根溯源的作用。

  “通过工业互联网还有帆软的BI平台,康力提供预测性系统维护,将各类电梯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各地的维保人员,包括实时维修需求识别、部件更换以及预测性系统维护,有效减少和避免电梯停用。使每台电梯能够保持最强的生命力,减少因电梯检修而产生的电梯等待时间。”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经理陈振华介绍说。

BI信息化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针对以上需求和现状,国内许多硬件设备供应商开始转型发展,由原来单纯只提供设备,变成提供设备数据信息共享的增值服务,从工业互联网角度为产品以及客户赋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唐山松下基于帆软BI平台推出了云服务体系,可以在线推送预警及解决对策,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发生故障时会实时触发云服务流程,进行主动预警,协助远程排除故障;根据采集到的焊接参数信息,为客户提供优化改善方案,及时进行配件的更新,避免设备停机带来的损失。同时将设备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转换和分析,计算施焊的成本。

  松下焊接云平台将电焊机、机器人、智能硬件等终端设备连接起来,集成焊接工艺系统、生产执行系统、焊缝质量系统等各个业务系统,整合输出设备、工艺、质量、产品等数据,并最终通过帆软BI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

  借助这样的可视化大屏展示,企业可以实时确认设备运转情况,以往设备的稼动率常常由制造现场人工进行统计,通过可视化图表,能够及时处理设备异常等突发事件,及时响应,提高设备能效;同时对于作业者效率的统计和展示,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人员的绩效管理,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焊材的使用量进行采购计划的优化,通过设备开通率把握制造车间的生产能力,进行合理高效的生产排期。

工业智能化转型大有可为

  在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高级专家张龙飞看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工业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将得到落地,BI技术也会得到广泛的使用。

  可以肯定的是谁能在这场发展变革当中把握机会、及时布局、赢得先机,谁就能迅速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才能在今天这种竞争激烈,内外部环境严峻的现实当中获胜。

        作者: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高级顾问张龙飞

2
相关文章